美國建筑代表作:流水別墅
2000年底,美國建筑師協(xié)會選出二十世紀美國建筑代表作,流水別墅排名第一。這是賴特的畢生代表作,在遠離塵囂的賓州山間,借山石落水,渾然天成,蓋成這幢鄉(xiāng)間住宅。
一泓奔瀉而下的流水,被創(chuàng)造性的融入建筑設計之內(nèi),人在室內(nèi)朝外望去,瀑布聲則“可聞而不可見”。
混凝土石板一片片嵌入原有的自然山石之內(nèi),有陽光的日子,自然形成光影斑駁的灰空間,有“土生土長”之感,是賴特對其“有機建筑”的最佳詮釋。
美國有位著名的建筑評論家保羅曾經(jīng)說過:“沙里寧、菲利普、貝聿銘即使這些人全部加在一起,也比不過賴特一個人”。
雖然這話有點夸張,但學建筑的人沒有人不認識賴特。這個美國建筑文化的領袖,嚴肅、不茍言笑,一旦發(fā)火便如火山爆發(fā)。
賴特一生參與設計了超過一千座建筑,他對現(xiàn)代大城市持批判態(tài)度,很少設計城市的摩天大樓,反而鐘情于鄉(xiāng)間別墅和小型住宅。在眾多作品中,最杰出的莫過于全世界建筑教科書上都不會遺漏的流水別墅。
流水別墅的主人考夫曼是匹茲堡百貨公司大亨,兒子艾加游歐歸來,拜讀過賴特自傳,對此人的理念大為激賞,便投師于其門下。
不久,考夫曼便邀賴特為他設計一棟周末度假小屋,地點在賓州康那斯維爾市一處叫熊奔溪的地方。那兒有山有水,一泓瀑布從石壁披掛而下。
一九三五年夏,賴特二度造訪熊奔溪開始設計,眾弟子圍在師傅身旁,為建筑史上既精采又緊張的一頁作了見證。
其中一名弟子后來回憶道:“我們?nèi)珖谧琅?,目不轉(zhuǎn)睛,其實心里緊張得砰砰跳。結果,賴特先生只花了兩個鐘頭,草圖便完稿,令人忍不住驚嘆。”
當考夫曼趕到,看過圖后顯然很滿意,笑咪咪地交待賴特:“這個設計,不必更動任何地方!“流水別墅就此孕育成形。
賴特一向慢工出細活,這點考夫曼能夠理解,而工程費超出預算,他也從不計較。
賴特句句擲地有聲:“一個財富傲人的業(yè)主就應該住在氣派的房子里,這是他向世人展示身分的最佳方式。”考夫曼也點頭同意。這座別墅的造價如今折合約400萬美元,但如果依樣重建一次,還會昂貴的多。
本來只是想在山中蓋一座小木屋,沒想到落成以后,流水別墅竟成為二十世紀最漂亮的現(xiàn)代住宅。
偉大的建筑,改變?nèi)藗兩畹姆绞?,也改變住在其中的人?/p>
就賴特而言,建筑應與環(huán)境融為一體,美化環(huán)境,而非破壞環(huán)境。在設計流水別墅時,依他的一貫作風,不單設計房子本身,連同周圍的森林一并考慮進去。
進入二樓起居室,打通的流動空間,沒有任何隔闔。房間的一面全是窗,窗外是森林。長沙發(fā)沿窗擺置,看樣子,開派對時可以坐滿了人,空間仍覺綽綽有余。
到處都可見紅色。沙發(fā)、壁爐、地毯。這是切諾基紅,賴特一向最愛的顏色,連他的私人座駕也是這種顏色。
據(jù)說考夫曼事先有所聞,曾向建筑師表示:“賴特先生,我真的不太喜歡紅色。”
“沒關系,你遲早會習慣的。”賴特答道,充分表現(xiàn)他的霸氣。
從窗框到壁爐,從沙發(fā)到地毯,呼應著大扇玻璃窗,將室外大把大把的綠意延進屋里來,暖暖的紅配上涼涼的綠,倒也相得益彰。
起居室的一角,賴特刻意設計成業(yè)主最喜愛的位置:上有天窗,人可以躺在屋子里曬太陽,聽瀑布奔流聲;低首可見溪流,仰頭可觀天空。
而房子的前花園在哪?就在瀑布之上。
那些年,考夫曼一家人周末來到別墅度假,清早醒來,由起居室的石階拾級而下,通往溪流,然后跳入瀑布里游一圈,再回屋里,放上一張幽揚的老唱片,在樂聲旋律中享用早餐。起居室的地板是大塊原石鋪成,從采石場挖來,未經(jīng)切割琢磨,粗糙的紋路爬梳過石頭表面。
盡管在美國境內(nèi),國會大廈、自由女神像、聯(lián)合國大廈、白宮每年都會各自吸引200萬參觀者,可人們主要是因為這些地點的歷史意義和象征意義才受到了吸引,目的并不是要看建筑本身。而每年游覽流水別墅的游客有十六萬人。
流水別墅建成后名揚四海,賴特去世后,業(yè)主考夫曼將別墅獻給政府,永遠供人參觀。在交接儀式上,他說:”流水別墅的美依然像它所在的自然環(huán)境那樣清新而富有生命力,它曾是一個絕妙的棲身之地,但又不僅如此,它還是一件藝術品“。